2000年1月2日,一个叫Adam Kontras的人将自己洛杉矶之行的视频短片上传到Blog,供朋友和家人观看。彼时的Adam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一个历史,他是第一个把视频添加到博客中的人,Vlog这种内容形式由此开端。
二十年后的今天,Vlog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常规方式。无论是国外的YouTube,还是中文互联网上的Bilibili、新浪微博,用户乐此不疲地将生活点滴上传,任由成千上万的陌生网友观看。
国内Vlog源于对欧美Vlog的亦步亦趋,最初火起来的一批Vlogger几乎都是从模仿YouTube上的同类视频起家的。不同于国内视频平台的百花齐放,YouTube是国外Vlog的核心重镇。作为最早的Vlog汇聚平台,YouTube发展至今,每一分钟都有超过几十个小时时长的视频被上传。可以说,YouTube的平台特性和运营举措促成了良好的Vlog生态。
本期全媒派为你解析Vlog与YouTube平台之间的关联,探讨两者间的“依存”模式能为其他平台及整个Vlog生产链带来哪些借鉴。
Vlog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今时今日,Vlog已经为多数人所熟知,作为一种以视频为主要介质的形式,Vlog将文字、图像、音频等要素都容纳在内,从而能够更直观化地呈现生活场景,加上Vlogger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拍摄视角,更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早在20世纪80年代,类似Vlog风格的视频就已经出现。彼时,纽约艺术家Nelson Sullivan就以录制纽约市南卡罗来纳州周边的视频,而在网络上收获了一定知名度。
2000年,Adam Kontras在个人博客上发布了一支视频,目的是向他的家人和朋友讲述自己越野旅行到洛杉矶、从事演艺事业的经历,这标志着第一支Vlog的诞生。在此之后,Kontras的博客也在持续更新内容,从而成为运行时间最长的视频博客。同年11月份,Adrian Miles也陆续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并用“Vlog”来指称这些视频作品。
2002年,音乐家、电影制片人Luuk Bouwman建立了网站Tropisms.org,用于上传自己在大学期间的视频旅行日记,这是最早的视频博客网站之一。2004年,Steve Garfield也创建了自己的视频博客,并宣布这一年为“视频博客之年”。在这一年之后,Vlog这种视频形式的受欢迎度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拍摄阵营之中,用这种低成本、低门槛、操作便捷的方式记录和呈现自己的生活。
而在Vlog发展简史中还有一个关键节点,那就是2005年2月视频网站YouTube的成立。同年4月,YouTube联合创始人Jawed Karim在个人频道“jawed”上传了第一支视频。转眼到了2006年7月,YouTube就成长为全球第五大受欢迎的网络站点,每天有6.5万支视频被上传,超过1亿支视频被点击、观看。
YouTube旨在创造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区,把陌生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的生活经历、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有大量友好的评论互动,许多人在YouTube寻求情感交流和支持。最初,YouTube的种子用户上传的都是个人生活分享性质的视频片段,而这些内容奠定了YouTube典型的内容基调:日常、业余、平凡、个人化,这些关键词恰好与Vlog的特性相暗合。因此,YouTube逐渐成为Vlog的重要平台,甚至可以说,Vlog是与YouTube相伴而生的。
时至今日,YouTube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Vlog分享平台。伴随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化以及手机拍摄的兴起,使得Vlog制作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降低,许多普通用户开始拍摄Vlog。也正是在这个时候,Vlog逐渐“出圈”——不再只是素人热衷的事物,也逐渐成为明星人物的新宠。从深夜秀主持人到好莱坞巨星,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Vlog记录自己生活中平凡抑或不平凡的故事。
相比于传统的图文媒介,Vlog具备更强的真实感和互动感,门槛低,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通过Vlog,受众能够体验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个体的生活。对于明星而言,这种形式能够以极低成本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在视频时代成为了一种获取流量、增加曝光的新渠道。因此,Vlog的“出圈”也是必然的。
Vlog与平台的互动或许是火爆的关键
Vlog这种形式正在火遍全世界,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语境下都形成了有趣而受欢迎的内容形态。回顾Vlog的发展史,YouTube绝对是其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后者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Vlog聚合平台。那么问题来了,Vlog为什么能在YouTube火起来?它与YouTube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平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YouTube在社交媒体中的地位无需赘言。在它之前,文字与图片垄断着人们在赛博空间的社交互动,而YouTube从诞生之初就是以视频为主导的社交平台。
Vlog恰如其分地利用了视频的长处,往往采用对话式、第一人称视角,实现的“个人生活的呈现”也就更能贴近现实生活的交流场景,具备较强的社交临场感。一般而言,人们习惯于使用社交媒体来传达和表现自己的性格,无论所展示的内容和行为是否明确,都传递出了能够被他人感知的信息。而人格的自我呈现和人格印象形成的过程,逐渐成为社交媒体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种独特的自我呈现和人际感知的媒介,不同Vlogger的行为展演,在受众层面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印象,而不同的人格印象,显然会影响Vlog的受关注程度。
论文《通过Vlog为人所知:YouTube中的人格印象和非语言行为》就以会话式Vlog为样本,研究了Vlog中的非语言因素与人格呈现的关联性,并且探究了Vlogger不同的人格类型与他们的Vlog在YouTube上获得社会关注度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之前,有关社交媒体人格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的个人资料以及内容文本和静态图片上,这是因为除此之外的非语言行为所传达的信息往往难以量化统计。
论文以YouTube上的442名Vlogger为样本,通过亚马逊Mechanical Turk的劳务众包平台,收集到包含2210条评注的数据集。研究者要求参与人员观看一支Vlog,而后回答针对Vlogger的“五因素人格”测试,围绕不同的维度进行打分。
五因素人格包括:
1. 责任心:衡量责任感、可靠性以及认证程度;
2. 外向性:衡量性格的内外向,包含健谈、果断、热情等性格特征;
3. 宜人性:衡量友好、协作以及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
4. 情绪稳定性:衡量情绪化程度;
5. 经验开放性:衡量智力水平、想象力以及经验的丰富程度。
论文提取的非语言因素主要包含声音特征,用以衡量Vlogger说话的方式;视觉特征则主要呈现身体活动的相关指标,比如位置、频率等等。
论文最终发现,非语言因素与五因素人格之间确有相关性:在20多种非语言因素中,有15种因素表现出与至少一种人格特质的显著相关性。比如,在声音特征中,“说话时间”就与责任心、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显著相关。
图片来源:原论文
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到底何种人格类型的Vlogger更容易受到欢迎,结果显示外向性、经验开放性以及责任心这几项指标与社会关注度的关联最为紧密。也就是说,更外向、更开放以及更有责任心的Vlogger更容易“吸粉”。
对此,论文指出:“我们有理由认为在E或OE等人格特征上得分较高的Vlogger,可能会因为他们制作视频的方式而吸引更多的观看兴趣。这些类型的人更为活跃,参与社会活动,并在Vlogger社区中得到认可。”换句话说,用户非常关注Vlogger如何与YouTube社区互动,并且在这种互动中展现出外向性、开放性以及责任心的特征。
这也不难理解,YouTube作为一个以视频内容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Vlogger需要做的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平台活动中,与其他Vlog制作者保持互动,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曝光和关注度。与讨好推荐算法比起来,或许与平台的“依存”才是Vlog能够爆火的关键所在。
观察YouTube的Vlog大神,他们的成名轨迹处处有“依存”的色彩闪耀。以Casey Neistat为例,这位拥有1220万订阅者的Vlogger是YouTube最火的网红,知名度一点都不输好莱坞明星。但他并不是一夜成名,2001年来到纽约之后,Neistat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穷困潦倒的日子,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走上Vlog之路。
Casey Neistat的视频以故事讲述为主,大多都是在与观众分享私人想法,但这种讲述也常常与社会议题联系起来,比如《iPod肮脏的秘密》抨击了苹果iPod不合理的售后政策,《自行车道》则将纽约混乱的交通状况摆上台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推动为Neistat吸引了大量粉丝。他也经常化身人生导师,在问答栏目中回答粉丝的提问。
Neistat的视频中也充满着与其他Vlog大神的互动。比如前文提到的Will Smith,就曾造访他的工作室,并在他的Vlog中出镜。他也曾与Justin Bieber一起购物,与名模Karlie Kloss一起逛街。而在《做你做不到的事!》这一支不满4分钟的Vlog中,更是有数十位YouTube博主、明星人物出镜,视频最终获得了一千三百多万次播放。每次与其他人的联动,都会令粉丝惊喜不已。
如何打造一支高传播度的Vlog?
最初从YouTube成长起来的Vlog,如今在其他社交平台上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我们不妨结合前文所提及的研究对YouTube上Vlog的分析成果,整合出可供其他平台、Vlogger以及整个Vlog生产链条的借鉴性发展思路。
《通过Vlog为人所知》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非常清晰,那些在人格维度上更偏外向性、开放性和责任心特质的Vlogger,更容易在YouTube上获得更高的社会关注度。而这些人格特性,呼应着这些Vlogger积极参与平台互动。
对于平台方而言,需要周期性地组织Vlog社区活动,邀请Vlogger参与各种线下活动,从而促成不同Vlogger同框的机会,创造“打破次元壁”的机会。在线上,积极推进Vlogger的合作模式,推动Vlogger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平台运营过程中,也积极发起各种集体话题,鼓励各领域、各类型的Vlogger参与。与此同时,也给予那些积极参与平台活动、展现外向性和开放性的Vlogger更高的推荐权重。
对于Vlogger而言,除去完全个人分享目的的Vlogger,如果想让更多人看到、喜欢自己的作品,就要积极参与到平台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来,并且与其他Vlogger保持积极互动。牢记“外向、开放、责任心”这几个关键词,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视频创作之中,尽量使自己的作品适合平台调性。
随着资本涌入、大量新鲜生产者的加入,Vlog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另一个流量高地。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加稀缺的注意力资源,通过在文本、场景、制作精度上的打磨,能够获得的传播效果提升已经非常有限。因此,对于整个Vlog生产链条而言,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本质。
Vlog受到追捧的背后,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观看Vlog?除了陪伴感,更重要的原因是想要超越自己的平凡日常,体验Vlogger所拥有的精彩生活,换言之,就是体验差异化的人生。而积极参与互动、积极进行社交往往是每一个观众内心深处的渴望,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之难以实现,因此,这种渴望也就被赋予到了Vlogger身上,所以他们就被要求更加“外向”“开放”“有责任心”,这或许也是“孤独经济”的另一层表征。
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Copyright Copyright © 2012-2024 Consultancy Services Co.,Ltd